絕大多數空調在冬季進行制熱的時候外界的環境溫度會對空調制熱造成非常大的影響,一般情況下外界溫度越低空調制熱的效果就越低,當外界低于零度后就不會再制熱了,這也是北方地區大多數家庭不用空調制熱室內溫度的重要原因。 1、制熱設定最佳溫度:18-20℃ 從人體舒適角度來說,在冬季室內環境中,如果將室內溫度控制在18—20℃之間,人就感覺舒適了。因為在冬季,人們穿的衣服本來就多,如果室內 溫度高于20℃,便會感覺有點熱。如果冬季空調溫度設定高到26℃以上,則冬季供暖溫度太高,會使得室內空氣異常干燥,傷害人的體液、津氣,使得人感覺渾 身燥熱、眼耳目口鼻喉皮膚等處感覺干澀。
2、制熱最佳環境溫度:7℃ 冬天天氣太冷,有些地方甚至在0℃以下,空調室外機很容易結霜或結冰,必須不斷除霜,因此空調的負荷會加重,制熱也比較緩慢。調查顯示,室外溫度為7℃時, 制熱效果最佳,隨著溫度的下降,制熱效果也會降低,低至-5℃時空調基本就沒有制熱效果了。不過,如果使用變頻空調,溫度在-15℃之上都會工作。 空調制熱的操作方法 一般很多朋友在夏季用過空調后等到冬季在用的的時候發現自己的不知道空調怎么制熱的,其實很簡單。按模式鍵調到制熱的功能,溫度設定在30度、待5-10鐘后會出熱風!冬季在使用空調的時候會出現很多和夏季使用空調制冷是不一樣的問題,對于這些問題,廣大在使用空調的朋友要做的就是對自己的空調有一個充分的認識,詳細了解其的工作原理,當遇到問題的時候才能夠迎刃而解。 最后要注意,開空調時緊閉門窗,時間長了會導致室內缺氧,細菌、病毒也會趁機大量積聚,因此,空調每次開2個多小時就應該停下來,并開窗通氣。 |